内卷 “involution”
内卷,由吉尔兹提出,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印尼爪哇的水稻农业,农民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满足由于人口增长产生的粮食压力。然而,密集的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单位劳动的报酬开始递减。这种现象就是“内卷化”。
如今,地产的收缩,行业的盲目扩张,正使得建筑设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内卷时代” 是否已经到来?[青年建筑]近期走访了国内多家建筑设计公司,带你真实体会行业的“内卷”。

1.
一次公开招标,
引来49家设计单位。
投标的出现,本身就是行业内卷的一个体现。设计本身是一个很难量化的工作,方案设计质量的优劣更是难以评定。
在外国,每家建筑设计公司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并积累相应的建筑作品。客户通过沟通,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是否与建筑师的理念像匹配,选择合适的设计公司。
国内的公司则是按照甲方的想法做设计,拼的往往不是设计能力,而是服务。
有人称之“内卷”,而有些人却称之为机会。
刘总是沪上某知名建筑设计公司总经理,主要的客户就是一线开发商,在全国各地做了几百个住宅项目,而他的团队成立不过几年。
“ 疫情这一年,我们做了有200多个投标 ”,刘总说道,而他的团队一共只有300多人,平均1.5个就有一个投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