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波逐梦丨“1+N”模式赋能志愿服务,青春之光
2025-04-04 07:07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团委不断深化“星波逐梦”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志愿服务为有力抓手,深度融合专业特色,构建起“1+N”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新高度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长效机制领航,夯实志愿服务组织根基健全组织架构,凝聚服务合力。成立一支旗帜志愿服务队由党委副书记挂帅,宣传部、学生事务部、院团委等多部门协同,下设7个小分队,各系(院)团委负责人担组长,形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良好格局,为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学院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定并印发《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强化对各系(院)服务品牌项目的孵化与培育,全力打造“一系一品”特色项目,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丰富活动载体。

规范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依托“志愿汇”平台,学院实现了志愿者注册全覆盖,活动组织、时长记录、星级认证等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有序,服务质量与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旗帜志愿服务队累计组织志愿者18084人次,开展活动1343场次,获得荣誉时数24077 小时、信用时数26028.47小时。

树立榜样标杆,引领文明风尚学院注重发挥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举办“十佳志愿者”评选活动,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培育担当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二、多元项目驱动,绽放志愿服务青春光彩“史韵传承”以文化人,守护校园精神家园旗帜志愿服务队立足老协大文化和学院在办学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以校史馆为阵地,通过校史讲解开展美育教育,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引导、激励广大青年尊师重教、爱校荣校,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文”到“化”,提高师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鸥鹭齐飞,守护生态,共筑绿色发展屏障。旗帜志愿服务队与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深度合作,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保护,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运用专业知识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以“教学+研学”模式助力保护区巩固生态治理成果,提升青年生态文明素养,凝聚起强大的生态保护合力。“开心课堂”教育赋能,点亮儿童未来希望外语系“开心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历经13年发展,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将英语教育与多学科融合,拓展服务空间,实施“三进三”计划,为多地儿童提供服务。项目累计帮扶超300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10000小时,实现了实践育人与社会服务双赢,促进了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